普电焊接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新用户
金属焊接,就找普电
查看: 723|回复: 14

中美双标焊接工艺评定合并制作

[复制链接]

12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2826
发表于 2022-5-26 0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前期在论坛发过一篇类似帖子,当时也是比较模棱两可的情况,和大家一起交流,现在所以把我的经验写下来,这样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同时在两个标准体系做焊评时可以节省金钱 时间上的成本。本人在一家容器单位工作,主要是奥氏体不锈钢304 316之类材料,单位是ASME+GB体系。我刚来的时候单位焊评是两个体系分开做的,我发现这样很麻烦,所以我仔细翻阅了ASME标准和NB标准,其实NB也是大量的借鉴ASME IX卷,重要因素和补加因素都是几乎相同的,力学试样数量也是相同的,唯一区别ASME不要求RT,NB要求RT,我的理解是NB通过RT避开缺陷取样,避免因焊接缺陷造成力学不合格,另外拉伸试样有一些区别。关于力学试样的区别我也请教了我们的理化外协,主要就是拉伸试样的尺寸有一些区别,弯曲相同,主要就是4倍厚度弯曲直径。正好我们单位购买了ASME IX 2021版,我查阅了相关章节QW462,其原文意思是只要能满足极限抗拉强度的测量,其他标准试样也是允许的,那么我们直接按NB的做,也是被ASME承认的,这一点我也和AI沟通了,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使用双标板材+双标焊材,在过程记录中我们记录这一块焊接试板在两个标准里面的重要因素 补加因素(其实基本相同),试板制作完成后做RT,然后力学试验。由于我单位是外协,我和他们沟通过,做一份试样,出两份报告,是要加钱的(哈哈,有点黑),很多厂家理化方面都是外协,所以这里我给大家一些建议,力学的试验报告让他们出一份,报告中不体现焊评标准,让他们只出数据,不要判定,我们自己根据标准的合格条件在报告中判定就行,比如在试验数据后面写符合XX标准XX项,试验合格,因为现在很多焊接工程师包括材料工程师的思维都固化了,拿到外协单位的判定合格报告就认为报告合格了(很多受到了客户的影响,客户看到外协的判定合格报告就认为ok),这是不被质保体系认可的,这也是我在ASME取证中总结出来的,一定是质保体系人员去判定,所以我们让外协理化出一个试验数据报告就行了,自己单位有理化的那就更简单了,算是一个省钱小技巧吧。最后应在焊接评定报告中附上双标母材和双标焊材的质保书,另外GB的焊评要放RT报告。由于我本人从事单位主要是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厚度一般2-16mm,没有低温工况,冲击韧性要求和其他特殊要求,所以评定也是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考虑,另外NB相对于ASME IX也是一脉相承的,这也为双标评定的制作奠定了基础,比如碳钢我就没有考虑,冲击试验我也没有考虑,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流程的分享是一部分,更多是分享我的思路以及对标准的应用变通,不能局限在不同标准体系就不能一起制作这个思路中,另外,当客户了解到你的双标评定以及你作为质保体系中的焊接工程师对标准的理解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个人以及单位的能力,提高客户信心,毕竟质保体系核心是人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提出来,一起探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526
发表于 2022-5-26 0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在2个体系中把焊评内容表格文件的统一,其次母材和焊材订货要求双标统一,但是双标的材料价格会贵些,实际订货会有问题,量少不会制造,量多增加的双标价格是否合适,材料价格的问题是否有解决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042
发表于 2022-5-26 01: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公司没有资质,你怎么能在外协单位出的报告下结论?这个钱省不得的!必须让外协有资质的单位出报告,当然我们要审核他们的报告,避免有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042
发表于 2022-5-26 0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有点误导非焊接人士了。两个标准,两个检测体系。合格的物理性能报告就没法统一出,也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出这个报告。只能说试样做长点取试样做两份评定。合并的焊评懂得人一看直接就否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526
发表于 2022-5-26 01: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我做焊接工艺评定需要什么资质?不管是IX卷还是NB都没有说理化方面需要什么资质才能出力学报告,现在外面的理化试验室无非就是MA+CNAS,这种资质更多的是国际互认、数据具有公信力,这种资质绝不能代表他可以帮你判定力学试验是否合格。ASME取证时,组长就说过外协只能帮你做实验,出数据,是不能帮你下结论的,只有质保体系中的焊接责任工程师才有权签署认可力学报告,合不合格的结论只有焊接工程师根据焊评标准的合格条件来判定。另外,外协实验室都不一定有ASME IX卷有效版本,他的判定是来源于旧标准还是中文翻译本,你不得而知。所以外协实验室的结果判定是无效的,只有参考的作用,所以正确的做法一定是外协实验室出数据,自己判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256
发表于 2022-5-26 01: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两个检测体系是指什么?拉伸试样IX卷明确可以接受NB的尺寸,弯曲试验的一些主要要素都是一样的,ASME在图QW466.1,NB在46页,有一处非常小的差异,就是支承辊之间距离,ASME是6t+3.2,NB是6t+3,不管是客户还是AI来审查你,不可能去量这个距离,不管你是否是外协理化,另外,据我了解,我外协的两家实验室,在行业内算还不错的,其中一家很早就在化工承压设备行业做第三方检验的单位,他们的理化弯曲不管是ASME还是NB都是按6t+3。另外,力学试验报告不是统一出,而是我们用一块焊接试板去支持这两个体系的评定,外协只需要出这块焊接试板的力学数据即可。另外,您的逻辑还是机构来出合格报告,机构只是帮我们做实验,机构只负责数据的真实性,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或者资质来帮工厂去判定力学试验合不合格。当然,就我前文所说,我看的只是局限在我工厂产品的材料规格之下,其他一些材料 规格不在我的考虑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6160
发表于 2022-5-26 0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一定要把PQR文件模板统一呢,我只需要分别填写PQR,记录相应标准要求的重要因素,再将力学数据分别填入两份PQR即可。关于双标成本的问题,双标焊材不用说了,价格都一样,现在稍微大一些的焊材厂家生产的焊材都是多标,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是趋势。母材,你就更不用担心了,一块焊接试板有多大,能贵多少钱?找你的板材供应商要一块零板即可。你要想,你多做一个评定,理化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时间成本,我想应该是远高于双标板材带来的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526
发表于 2022-5-26 0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咨询一下特检院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042
发表于 2022-5-26 0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吧,可能是我接触的特检院不多,特检院几乎不懂焊接工艺评定,做的时候报检,做完了他看射线报告 力学报告,因为特检院不懂焊接评定,他就看签字和报告,监检员大部分是以锅炉、无损检测、设备等专业为主,焊接专业的监检员我没有看过。您说的出力学报告机构需要资质是不需要的,在质保体系中,外协理化需要对理化进行供应商评审,可能是供应商提供的一些资质文件让您误以为需要资质,标准是没有明确讲到的,当然了,有一些工厂为了提高供应商门槛,增强试验的公信力,要求供应商具有CANS实验室资质,这个要求也仅仅是增强认可,而不是出力学报告的资质强制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766
发表于 2022-5-26 0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说一句,我和行业内一家可以说是龙头的外企焊接工程师交流过,他们是一个试板支持3个标准的焊评报告,所以说,行业内还是认可的。因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年,已经做到上市了,全球产业布局,说明这种思路是被国内外客户,第三方检验,ASME授权检验师认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普电焊接技术论坛 ( 粤ICP备18039850号-2 )

GMT+8, 2024-4-26 21:05 , Processed in 0.056612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